客服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电话:15919844174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频道>特别关注>国企,现状的是非与评说(上),

国企,现状的是非与评说(上),

             国企 现状的是非与评说(上)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牵涉到整个国民经济宏观的、微观的、综合经济部门的、各行各业的管理体制的改革。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的试验开始,经历了利改税、股份制、租赁制、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外资“嫁接”,组建企业集团,资产经营控股公司等各种形式的试点和实验。20年的风风雨雨,并没有给人带来多少乐观,仍然普遍存在着产权不明晰,政企分不开,效益低下,资产流失,缺乏市场竞争力等诸多矛盾。 
   
  国企改革,究竟路在何方? 
   
  2/3亏损,让人痛心的事实 
   
  国有企业改革进展无疑是明显的,但与国民经济持续和高速增长的大背景相饽,近几年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约2/3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破产或频临破产的企业日益增多,资不抵债现象极其普遍。有人统计,把目前国有企业资产全部抵押,也不能偿还所欠的债务。国有资产流失更是惊人,据统计每年流失在500亿元以上,甚至还在增加,国有企业的经济体制矛盾因此更加显露出来。 
   
  谁是国企所有者?一宗爆炸事件的鲜明对照 
   
  这似乎是一个荒诞的话题,然而,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资产和所有者的其他资产没有严格界限,所有者缺位,所有者的权益得不到真正体现是国有企业的通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企业受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驱动和市场价格的制约,通过竞争将自己的产品或劳务提供给需求者。这种供需交换的双方必须是独立的行为主体,你是你,我是我。因此,这决定了从事交换的当事人之间必须有独立的资产、权利和责任,在资产关系上,其产权边界必须明晰。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尽管传统的经济体制已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也发生了一定更改,但是这种所有制关系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国有资产依然存在着对政府部门的行政依附关系。由于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明,企业资产就成了实际上的“无主资产”,造成企业亏损无人负责。 
   
  广东某集团公司属下一企业盲目到内地投资地铁,一次损失3个多亿,把企业推进了破产的边缘。面对巨大的损失,企业没有一个职工去起诉决策者,政府也没有去追究决策者的法律责任。这损失最终由谁掏腰包?不是个人,而是银行,银行是国家的,最终国家倒霉。1995年,某液化气仓库发生爆炸,损失也是数亿元,可没有一人为此揪心痛苦。当时,有部分私人业主、居民因爆炸烧掉了自己的一些财产,少的几百元,多的几万元。他们当中有哭鼻子的、有呼天喊地的、有捶胸跺足的,场面十分惨烈。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样的损失,他们对国家财产损失为什么不心疼?这主要是我们把全民所有制财产的损失与每一个人收入之间的联系割断所造成的。改革产权制明晰产权关系,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即劳动者如何占有生产资料,并从占有中获得应得的收入。 
   
  政与企,割不断的红丝线 
   
  应该承认,政府机构改革的相对滞后,阻碍了企业改革的进程。政府部门一方面仍然保存着对相当部分社会资源的的直接分配权力,另一方面,则可以利用行政权威和政府部门的权力关系,把持着各种项目的审批制度。或通过直接的行政权力——如企业干部任用提拔,行政动员下的“拉郎配”式的企业联合、兼并等等,任意干预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一方面政府部门对掌握的国有资产先行使权力,而对这部分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的损益又不负责任,这就使国有企业经营机制难以真正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如何实行政企分开,深圳进行了努力探索。 
  在深圳,最早宣布取消企业行政级别,把企业按一定规模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类外四类十个级别,按不同行业组成了投资控股、建设

只有登录之后才可以评论,请点击这里进行登录

推荐会员

MORE

热门推荐产品

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Email:services@chinawatchnet.com

编辑: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Email:759991575@qq.com

客服热线: 0755-83246660/83266212

办公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振兴西路505栋2楼288   邮政编码:518028

钟表网二维码

微信交流群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