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长沙最老修表匠”71年修过60000只钟表
在众多老行当中,修表业曾经风光一时。但是,手机的普及使手表逐渐被冷落,修表业这一行当也随之衰落。家住长沙开福区的罗发源修表已71年,如今仍舍不得放下这门手艺,很可能是长沙最老的修表匠了。
13岁离乡拜师学艺
在长沙开福区大王家巷的一家钟表老店里,一位银发老人坐在屋角的椅子上,眼戴放大镜,左手拿着一块表芯,右手平稳地捏着一把磨得发亮的镊子,小心翼翼地拆卸着。这就是84岁的长沙修表匠罗发源。
罗发源祖籍湘潭,出生在一个穷苦人家,“家里常吃不饱饭,13岁那年,父亲得知老家有位叔公在长沙修钟表,于是就把我送来学手艺。”罗发源说,听叔公说包吃住而且还发工资,他立即满心欢喜地拜师学艺了。“当时师傅开的店子在现在的黄兴路步行街。”罗发源回忆,那时长沙卖表、修表的铺子很多,一般都是修理小三针、褂表、老钟等,但用表的都是有钱人。
靠这门手艺养活一家七口
“修钟表是手上活,收入不错,又不会太累人,也不会弄脏衣服,所以当时大家说修钟表的干的是大少爷行当。”罗发源说。
解放后,罗发源进了一家国营修表店当了一名工人,“那时用表的人逐渐多了,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那些红卫兵一般都有表,多是上海牌的。”老人回忆,那个时候国家规定了修表的价格,修一次大概要7角钱到1块4。
在修表店上班的罗发源,每天完成修4块钟表的定额任务,每个月
13岁离乡拜师学艺
在长沙开福区大王家巷的一家钟表老店里,一位银发老人坐在屋角的椅子上,眼戴放大镜,左手拿着一块表芯,右手平稳地捏着一把磨得发亮的镊子,小心翼翼地拆卸着。这就是84岁的长沙修表匠罗发源。
罗发源祖籍湘潭,出生在一个穷苦人家,“家里常吃不饱饭,13岁那年,父亲得知老家有位叔公在长沙修钟表,于是就把我送来学手艺。”罗发源说,听叔公说包吃住而且还发工资,他立即满心欢喜地拜师学艺了。“当时师傅开的店子在现在的黄兴路步行街。”罗发源回忆,那时长沙卖表、修表的铺子很多,一般都是修理小三针、褂表、老钟等,但用表的都是有钱人。
靠这门手艺养活一家七口
“修钟表是手上活,收入不错,又不会太累人,也不会弄脏衣服,所以当时大家说修钟表的干的是大少爷行当。”罗发源说。
解放后,罗发源进了一家国营修表店当了一名工人,“那时用表的人逐渐多了,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那些红卫兵一般都有表,多是上海牌的。”老人回忆,那个时候国家规定了修表的价格,修一次大概要7角钱到1块4。
在修表店上班的罗发源,每天完成修4块钟表的定额任务,每个月
只有登录之后才可以评论,请点击这里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