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热潮下,要懂得冷思考
原标题:腾讯副总裁表态:“互联网+”热潮下,要懂得冷思考
全国牛商总会会长 陈飞
“互联网+”说得越来越多。如何理解“互联网+”,政府可以在哪些领域发力,哪些事可以交给市场,值得认真探讨。
如何看待“互联网+”
事实上,与“互联网+”有关的尝试早在移动互联之前,已有很多实践。以媒体和银行为例,此前的互联网媒体和网络银行,就是“互联网+媒体”和“互联网+银行”。
但这一时期的“互联网+”,某种程度上只是把网络作为传统业务领域的延伸,只是“传统新闻内容”在网络平台上的展示,或“传统交易窗口”在网络上的延伸,互联网还只是一个工具,并没成为其自身经营的能力和基础条件。
真正的新媒体怎么做呢?它并不是采集内容去发布,而是以网络、网民创造内容,通过社交、互动来让内容不断演化发展。它本身的商业模式和逻辑,与传统媒体的记者采编非常不同。
可见,只把互联网作为工具,将内容在网站上展示一下,并不是“互联网+”。
“互联网+”,不是一个产品、一个高新技术产品,虽然很多企业向政府申请时说自己是软件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但应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种基础设施。
互联网类似于“电”。没有“电”之前,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采矿业、运输业、媒体业都存在。有了“电”以后,它融入了所有的行业,成为基础来推动别的行业发展。
在用“电”的情况下,商业模式、技术模式、生产方式都会发生变化,而并不是简单地将“电”作为简单技术对工厂进行照明。“电”的加入会对业务流程和技术结构产生影响。
“互联网+”对行业的改变也应该是类似的改变。
互联网怎么“+”
-要融入行业本身,而不是简单地“+”一起。
今年以来的“互联网+”热潮中,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陷入到“+”的恐慌中,觉得自己还没触网,竞争对手触网了,就感到非常危险。
或者别的行业触网了,自己所在的行业没触网,就认为整个行业都可能被颠覆。
但是,怎么“+”,既包括技术上和商业模式上的考虑,实际上也包括一个时机的问题。
教育和医疗尤为典型。“互联网+教育”是未来,是“金矿”,受到众多资本追逐。然而,“互联网+教育”实际上也不是现在才提出来,而是在互联网兴起的时候就提出来了。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已经谈了十年“互联网+教育”,仍然没有看到在中国有成功的“互联网+教育”的模式。
“互联网+医疗”也类似。现在大家讲“互联网+医疗”,只是说怎么解决挂号问题、怎么解决排队问题,在未来也许还能衍生很多模式。卫生部门提出,希望未来每个家庭都有家庭医生,一个家庭医生负责2000人、600个家庭等一系列的计划。可见,只有向医疗技术方向走,才会真正实现“互联网+医疗”。
也就是说,有些趋势或有些行业看上去一定是未来,但是未来的门还没有打开。
大家都在试,资本也在投。但到今天,还没有一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的模式是在市场上得到一致认可并成功实现。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互联网+”不应该是在这个时期一热,大家就同时冲进去。我们也看到在“互联网+”的热潮下,有人已经提出有没有泡沫、会不会过热等问题。怎么在这个热潮下冷思考,显得非常必要。
这个也会影响到政府制定“互联网+”的政策。比如,是不是应该所有的政府部门,或者所有的产业都去试?我们觉得确实不应该这样。
“互联网+”一定是未来,但是某一个行业、某一个具体的业务在什么时候“+”,既不是现在口号倡导的,也不是政府规划出来的,而是真正由互联网在那个领域逐步创造出商业模式,即最终还是由商业来判定。就像一些成功的领域都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商业模式创造出来以后再来应用。
反过来说,“互联网+医疗”现在要不要“+”?我们觉得医疗可以从挂号、解决排队、看病难等问题入手,逐步会有一个过程。先“+”某些点,再在这里面寻找机会,再创造成功的商业模式。最后可以自然淘汰出来哪些“+”的方式是对的,哪些“+”的方式是不对的。
那么,如何冷静面对“互联网+”的全面渗透?大家都非常认同“互联网+”已经不只是加一个产业、生意、垂直服务领域。“互联网+”是全社会在“+”,这是第一个由政府引导和提出来的。“互联网+”不仅加了餐饮、地理信息、用户数据,整个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要把政府、政策,甚至法制、政府的管理机制、社会的管理机制都进行“互联网+”改造,才有可能配合产业发展。
如果单纯作为一个业务或者一种产品形态,或者一个行业的形态来看“互联网+”,未来一定解决不了“互联网+”的问题。
以上观点节选自新闻社 《“互联网+”时代,政府该做什么》,作者郭凯天,腾讯副总裁。
只有登录之后才可以评论,请点击这里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