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王”北极星:如何从制钟到服务航天
“钟王”北极星历经百年历练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世界品种最全的机械钟生产基地。烟台北极星国有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兆基说:下一步将积极开拓全新一代钟表产品和时间管控新领域,为第二个百年提供有力支撑。
“服务航天”
北极星很早就与国家航天工程结下不解之缘。
2013年6月,神舟十号发射成功。外界所不知的是,这其中北极星功不可没:该企业研发生产的精密航海计时仪和舰船子母钟系统用在了对神舟十号进行测控的“远望号”上,它们为测量船提供统一的精准时间,确保监测神舟十号分毫不差。
“远望号”是中国航天远洋测控船队的通称,装备着多种最精密的测量系统,可以在预定海域对进入其测量弧段的导弹、卫星、飞船等进行跟踪遥测,并能精确地测定它们的着落点,以便进行对卫星、飞船进行回收,是载人航天系统工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我国现有的六艘监测船中,远望一号至四号应用了北极星精密航海计时仪和舰船子母钟系统。先后参与上百次我国洲际导弹、潜射导弹、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神舟飞船以及澳星、亚太二号、菲律宾星等重大科研试验任务。
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特种精密计时仪研发基地、国家指定军工产品生产单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烟台钟表研究所有限公司就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代精密航海计时仪,近年来又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时区舰船子母钟,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各种舰船对时间系统的要求,成为国内最大的精密航海计时仪、舰船子母钟系统研发基地,市场占有率居行业首位。
目前,北极星精密航海计时仪、舰船子母钟系统是远望号船队采纳的唯一国产计时系统。
高精尖技术背后是体系完备的科研支撑体系。2013年,经山东省经信委批准,山东省唯一一家省级行业技术中心——山东省计时行业技术中心在烟台北极星国有控股有限公司成立。行业技术中心的建立,进一步加快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和完善了向市场选题开发、面向社会整合资源、面向行业提供服务的开放式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了行业发展的龙头作用,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助力高铁”
北极星已成为全国高铁时间同步系统的最大供货商。
烟台钟表研究所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时间同步系统的研制等方面,已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该系统被列入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通过了省级鉴定,相关技术获得两项专利,荣获中国轻工业科技进步奖。
该系统具有计时精度高、实时监控、互联互通、多种标准时间源互为备份(可接收GPS、北斗卫星时间、上层网时间信号,也可以自身的主备高稳恒温晶振作为无外部时间源时的时间基准)等先进技术。早在2009年4月,该系统就已成功应用于中国首条跨多省最长的高铁工程——温福厦铁路客运专线。从那时起北极星就一路伴随中国高铁的发展和崛起,在此后陆续贯通和已投入建设的高铁等工程中,已承接了几十项合同,为国内高铁的数百个车站及枢纽工程提供了计时服务,屡屡受到高铁集成商的青睐和好评,成为国内高铁最大的计时系统供货商。
该系统除了被应用在高铁三级车站、车辆段等场所,还多次被北京西站枢纽工程等全国二级时间同步网络枢纽工程所采纳。
不仅如此,北极星还是京津地区城市轨道交通时钟系统的最大供货商。
在北京地铁400多公里的里程中的近200个车站上都能看到北极星时钟的身影,其中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管理中心是全国首个地铁网络指挥中心,应用于该中心的北极星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管理中心时钟系统是由烟台钟表研究所在国内率先研制开发的具有世界计时领域先进技术的时间控制中心,该系统将北京区域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所有线路的时钟设备均纳入集中控制,为所有时钟系统设备提供时间基准,并进行监控管理,该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达到世界领先,该项成果先后被列入山东省技术创新计划及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立项支持,获得中国轻工业及山东轻工业科技进步奖。
除被应用在北京地铁工程中外,许多国内外知名的轨道交通工程都应用了北极星时间同步系统,如:广州地铁1—5号线、上海轻轨、地铁等9条线,南京地铁6条线、伊朗德黑兰地铁5条线、天津轻轨、南昌地铁、青岛地铁、宁波地铁等数十个轨道交通工程,获得了应用方的一致好评。近期市场捷报频传,成功中标西北地区首条地铁-乌鲁木齐地铁、国内首条国产化磁悬浮线路——北京S1线、尼日利亚首条轻轨等重大项目,体现出客户对北极星产品和服务品质的高度认可与信赖。
“钟王”本色
目前北极星已发展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世界品种最多的机械钟生产基地,是我国生产时钟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被誉为“中国钟王”;特种用钟成为国家重点工程的首选产品。包括大区域时间系统、舰船子母钟、航海计时仪器仪表、塔钟、大型建筑用钟等各种高科技精密计时产品,广泛应用于公路、军工、铁路、船舶、民航、城市轨道交通、科学考察等领域。近期,北极星又在全球率先开发出兼具高精度、高可靠性的CDMA移动网络授时钟,和具有环境监测、网络授时、智能管控等多项核心功能的智能化时钟,向互联网+、智能家居迈进了一大步。目前,北极星也是唯一具有钟和表综合生产能力且配套完整、品种齐全的集团化生产企业。
北极星董事长张兆基认为:“北极星走到今天,无论是从品牌价值、产品能力、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等来看,还是从整个钟表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都具备了再上新台阶的条件和优势。”
他介绍北极星钟表的发展思路:以北极星品牌为核心,重点抓好机械钟、石英钟、手表、特种技术用钟和新一代高性能、智能化钟表产品,围绕产品关联程度来整合企业资源,集聚优势,充分发挥出我们应有的技术、设备、人才、品牌及市场潜力,以充分挖掘北极星所具有的整体配套优势,并利用信息及互联网技术向新的时间管控运用领域不断拓展,探索打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的商业运营模式。
特种技术用钟是北极星的一个突出增长点。张兆基告诉记者:这一块要突出科技创新和市场售后服务工作,积极开拓时间管控运用新领域,不断延伸产业链。
北极星具有极大的区域发展优势。张兆基董事长透露,在钟表主业之外,北极星已经在考虑将钟表产品向旅游文化市场拓展;另外,充分利用和发挥钟表制造资源,集结烟台市及周边和省内外的优势企业,达到优势互补,错层经营,有序竞争,共同发展的目标。积极探索整合烟台钟表资源,做强做大烟台的钟表制造业;
在更深层领域,张兆基董事长告诉记者,北极星还将积极探索改制之路,引进战略投资伙伴,彻底解决“为谁干”的问题。配合改制还要同步解决“怎么干”的问题和如何“拼命干”的问题。
百年历史“中华老字号”
自2006年迄今,国家商务部在全国范围内确定的“中华老字号”共有782家,北极星作为第二批认定的老字号今年恰逢百年历史。
北极星钟表前身“宝”字牌钟表创始人李东山1873出生于山东烟台。1915年初,李东山认为造钟工业在我国是个空缺,是个有利可图的行业,遂与一个修理钟表技术较高的修表匠唐志成商磋,投资二万五千元,唐志成负责技术,当年7月在烟台市朝阳街南首东侧创办了中国第一家造钟厂,注册登记为“宝时造钟厂”,商标“寶”。李东山任经理,唐志成任厂长兼技师。
宝时造钟厂创办初期,李东山在1915年至1918年,先后三次以经销者的身份,亲自赴日本大坂的马球钟厂观摩套取。李东山自幼未曾读书,所套取的技术全凭脑记,回国后再告诉唐志成,并从德国购进造钟设备。唐志成经过苦心磋琢,终于1918年造出了第一批钟。1920年实现钟机自制,之后,宝时造钟厂逐渐兴旺起来。
烟台也是中国钟表制造业的摇篮和“黄埔军校”。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烟台制钟业繁衍发展的同时,由烟台钟表行业分离出来的技术骨干,先后到沈阳、丹东、天津、青岛、上海、北京开办了多家造钟厂。这些企业的开办对传播造钟技术,促进民族钟表工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时隔四十年后,1975年 ,北极星人在烟台又成立了中国第一所钟表学校,向行业输送了许多的钟表专业人才。改革开放后,北极星人先后将技术、业务、经营范围扩散至38处市、县、区。
面对未来,张兆基董事长充满信心。他说,北极星将进一步开发国内新的市场和进一步拓展电子商务领域的规模,适时参与国际竞争,改变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不利地位,逐步使北极星成为国际品牌。
只有登录之后才可以评论,请点击这里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