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制表业的东瀛技艺(上)
内容来源:编辑、节选自FHH Journal
原文作者:Fabrice Eschmann
木目金(Mokume-gane)、 赤绘(Aka-e)、漆艺(Urushi)和蒔絵(Maki-e),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词汇代表着源自东方的装饰工艺。虽然这些工艺在日本几近绝迹,但它们却在瑞士制表业得到了新生。我们已经看到6个瑞士高级制表品牌与日本的大师级工匠合作,在传统的宝石镶嵌、珐琅工艺、雕刻工艺与机绘之外,创造出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在日本国内被称为“人间国宝”(Living National Treasures)的大师级工匠,是源远流长的无形文化的最后守护者。
这些看似偶然的中西合作的背后是两者共同尊崇的价值观,而这一切都是因对于细节近乎疯狂的偏执而起。我们看到最近一次的合作是来自Harry Winston的Premier Precious Weaving Automatic 36 mm腕表,它采用了一种名为螺鈿(Raden)的编制技艺,将金线与珍珠母贝互相交叠,缔造出独特的美妙纹理。瑞士高级制表业在这些跨界合作之中,除了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同时也收获了来自东瀛的同道密友。
来自荷兰的牵线者
Kees Engelbarts可以被认为是首位将日本装饰技法引入瑞士高级制表业的制表大师。他出生于荷兰,在80年代末期移居日内瓦,并于荷兰和德国学习手工雕刻。1997年,在他发布的首枚作品中,采用了一种名为木目金(Mokume-gane)的技法,这种鲜为人知的技艺的字面意思是“拥有树木纹理的金属”。不同的金属被层层堆叠后加热,利用它们熔点不同的特性,得以叠层呈现出天然树木纹理般的饰纹。木目金最初用于制造日本刀,现今已广泛用应于珠宝业。
但Kees Engelbarts的作品是在15年后才开始在瑞士高级制表业引发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江诗丹顿就是其中之一。作为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的倡导者之一,江诗丹顿于2010年成为首个呈现蒔絵(Maki-e)技法的高级制表品牌,以金屑加入漆液之中,形成一种淡然而优雅的表现形式。艺术总监Christian Selmoni提到:“日本历史最悠久的漆艺工作室Zôhiko与我们取得了联系,跨界合作的意向随即达成!”三年后,Métiers d’Art ‘La Symbolique des Laques终于问世,随后每年都能看到一套三枚、限量二十套的新作诞生。
只有登录之后才可以评论,请点击这里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