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电话:15919844174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频道>其他新闻>复活苏钟无处栖身 苏州民间倡议建立钟表博物

复活苏钟无处栖身 苏州民间倡议建立钟表博物馆

    与动辄几十万的世界“名表”大受青睐相反,历史远超欧洲的苏州时钟却几乎退出人们的视线。源于三国吴晋,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苏钟”正濒临失传,如今“苏钟”中只有插屏钟在古玩市场上、故宫博物院及少数博物馆中还能见到。苏州人陈凯歌从1993年起,陆续对失传“苏钟”进行了复制,其中不少已被多家博物馆、科技馆、天文台收藏。然而眼下最令他犯愁的是:虽然从典籍记载中将早已失传的苏钟抢救了下来,但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容身之所,数百只“复活”苏钟却只能堆放在一个不足300平方米的仓库里,其中不少更是国内孤本。

  数百古“钟”堆积仓库

  白塔东路与园林路的交界处,一个不起眼的三层楼房内,谁也想不到,竟是一个价值连城的钟表储存“基地”:北宋时期的“水运仪象台”,全中国仅有三台,一台在河南博物馆,另一台则在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一台就在这里。只是没有灯光、环境的衬托,色彩灰暗的水运仪象台没有想像中令人震惊。“人敲钟”,陈凯歌告诉记者,“1958年苏州的一位工匠被请到苏州博物馆,在无机械设备的环境下,靠手工造了一台铜人敲钟水法音乐钟,原钟样品是向南京博物馆借来的,现在此钟存在苏州博物馆里,自此以后能手工制钟的钟表师傅一个也找不到了。如今他一共复制了两台,其中一台被韩国人花2万元人民币买走,仅存的一台就在这里。苏钟历史悠久,但不少都只存在历史典籍中了,按图索骥,将它复制出来,延续生命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十几年时间里,陈凯歌成功复制了明清时期古董钟表40多个品种以及各种中国古代天文仪器等,其中不少被国内外的博物馆、科技馆、天文馆收藏,有的连孤本也被要走了。”但是图纸还在,如果需要可以随时复制。眼下最令人困扰的则是这些从史料中“复活”的“苏钟”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安身之所:重叠在一起,无法完整展示,即便有人来参观,都得一层层翻出来,记者见到,一只据说可以“称”时间的“秤钟”则只剩下一个骨架,因为场地有限,零部件都被暂时收了起来。

  濒危“苏钟”申报了“非遗”

  苏钟源于三国吴晋,盛于明末清初。“清代钟表

只有登录之后才可以评论,请点击这里进行登录

推荐会员

MORE

热门推荐产品

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Email:services@chinawatchnet.com

编辑: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Email:759991575@qq.com

客服热线: 0755-83246660/83266212

办公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振兴西路505栋2楼288   邮政编码:518028

钟表网二维码

微信交流群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