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奢侈品集团压力山大
奢侈品公司2016年第二季度的财报已经发布,经过比对和研究,御金匠的商业分析专家发现,与两三年前相比,各大奢侈品集团日子并不好过,当时的增长率基本在10%以上,个别地区甚至可以达到20%,现在只能是个别业务增长较快,比如:LVMH的酒类、美妆在增长,但成衣和皮具继续下滑。传统大牌Dior更是由于欧洲市场的衰落,面临巨大的库存压力,业绩受到很大影响,今年的前两个季度,大部分奢侈品品牌发源地的欧美市场,也就是相对于东方亚洲国家的西方市场,压力山大。
对比传统顶级奢侈品牌,一部分轻奢品牌近三个月来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比如Coach股价上涨5%,Michael Kors股价上涨16%,虽然增长数字喜人,但也有很多隐忧,Coach的美国市场打折已经无底限了,MK的中国市场的单店销售额也正在下降,同时这两个品牌的假冒伪劣已经非常猖獗,加上正品的质量也良莠不齐,消费者忠诚度持续下滑,估计明年的增长就会放缓甚至停滞。
时尚奢侈品品牌的日子尚且马马虎虎,但瑞士钟表大腕们就更是一路向西,形势非常严峻了。究其原因,与瑞士人的傲慢与偏见有很大关系,此话怎讲?里约奥运会上,很多运动员和教练员都选择了APPLE Watch,可以说这是除奥运会指定计时品牌欧米茄外曝光率最高的计时产品,它的出现必然导致瑞士钟表传统中端产品销量大减,斯沃琪集团的股价一路向下就是市场对“不创新、不作为、不尊重对手”的最好评价。Richemont历峰集团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卡地亚手表的价格一降再降,虽然短期内刺激了市场,但长远来看,拉低了品牌定位,精英阶层的专用品牌已经变为大众化的选择,无异于品牌的饮鸠止渴。
顶级珠宝品牌已越来越倚重品牌基础款,以往的高价位珠宝只能在特殊时段、特殊场合找到买家,大量的入门级的卡地亚LEVE系列,宝格丽B01系列,蒂芙尼Key系列提高了这些品牌的销售收入,但单价和毛利率都大幅降低。
纵观奢侈品的整个供应链,售前的生产受到订单下滑的影响,代工厂明显开工不足。销售过程中,品牌公司由于削减成本,市场活动和广告投入大幅减少,直接影响了靠奢侈品广告投入的传统纸媒和公关公司的生存。供应链的下游,奢侈品的售后市场却日趋红火,二手店成倍增加,维护保养店鱼龙混杂,线下线上的交易正在在催生该领域的新的平台型企业。已转型为电商的寺库正在成为奢侈品中小品牌的特卖店;58到家的转转正在向互联网时代的“秀水街”和“襄阳路市场”发展;维护保养机构正在从线下走到线上,但质量是硬道理,服务是真本领,消费者的客户体验、点评成为下一个潜在消费者的必修课。奢侈品的售前、售中和售后市场的大洗牌正在酝酿中,涉及行业内每一个品牌、每一个公司、每一名员工,唯有真正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
御金匠的奢侈品研究专家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归纳出互联网时代的奢侈品供应链上的发展思路,简单总结为:代工企业将回流到欧美市场,因为那里失业人数正在增加,劳动力成本一定会下降,新兴奢侈品消费地区,如在中国大陆地区,基于口碑效应和互联网平台的小规模的个性化定制工坊将会大批出现;大品牌的关店和开店保持平衡,公司内部的电商部门、社交媒体将是重点发展对象;二手、代购、电商继续百花齐放,冲击传统渠道,但价差越来越小;奢侈品维护市场的第三方服务商将挑起大梁,越来越多的客户为了方便、快速,舍弃所谓的官方售后,将奢侈品托付个这个领域的专家。
市场竞争,不进则退,未来总是留给用心做到极致的企业,奢侈品的大品牌,无论你现在有多牛掰,不跟上时代的节奏,终究一路向西,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
只有登录之后才可以评论,请点击这里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