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级钟表业掘到第一桶金?
钟表界有这样一位早已年过耳顺,却依然带领瑞士钟表业迎接智能化的挑战,直面市场变革的传奇大咖。他就是收藏家、路威酩轩LVMH集团钟表部主席,让·克劳德·比弗(Jean-Claude Biver)。
女排姑娘为中国队拿下收官第26金,里约奥运会粗劣的场馆设施和饱受争议的奇葩判罚似乎都不值一提,可以抛在脑后了。
半个多月的比赛中,即将谢幕的老将表现抢眼——宇舶(Hublot)的代言“闪电”博尔特波澜不惊的守住了三枚金牌;理查德米勒的代言纳达尔佩戴的是重量不到20g、以他名字命名的 RM27-02,虽然男单失利,却在男双中为西班牙贡献一金。
而卫冕了男单冠军的穆雷就跟他代言的Rado一样,低调、技术含量高;“飞鱼”菲尔普斯是欧米茄(Omega)的代言,4届奥运23枚金牌的壮举“前无古人”,想必我们有生之年也难见挑战者。而为这些世界顶尖运动员提供完美计时服务的欧米茄品牌,从1932年开始就一直担纲奥运会正式计时,早已成就自身传奇。
南非选手范尼凯特以43秒03的成绩打破了17年前迈克尔约翰逊创造的男子400米世界纪录夺得金牌。腕上佩戴的是纳达尔同款、价格70多万欧元的RM27-02
今天我们就继续传奇这个话题,讲讲钟表界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钟表史上出现过很多传奇大咖,比如18世纪的表王阿伯拉罕·路易·宝玑;19世纪的百达翡丽创始人百达先生(Antoine Norbert de Patek);20世纪的劳力士创始人汉斯·威尔斯多夫(Enjoy雅趣也介绍过汉斯·威尔斯多夫Hans Wilsdorf先生的故事:如何在100年前打造“一家腕表界的苹果公司”?);当代的已故Swatch集团前总裁尼古拉斯·哈耶克和为复兴朗格(Lange)品牌做出巨大贡献的君特·布吕莱恩(Gunter Blumlein)等等。
而今天要讲这位大咖虽然早己年过耳顺,却依然活跃在表坛,带领瑞士钟表业迎接智能化的挑战。所幸的是,这不是他第一次应对巨大的市场变革。他就是收藏家、路威酩轩LVMH集团钟表部总裁,让·克劳德·比弗(Jean-Claude Biver)。
让·克劳德·比弗(Jean-Claude Biver)
很多钟表圈的表友都跟比弗先生算老相识了。他谦逊、幽默,乐观热情,会用法语、德语和英语给你打比方、讲故事。他工作勤奋,几乎每年往返中国几十次。
蒸汽机到手表
1949年出生于卢森堡,10岁的时候比弗随全家搬到瑞士。据他自己说,孩提时代最喜欢的是蒸汽机,长大后这份对机械的爱自然的迁移到钟表上。对于法国和卢森堡的很多中产家庭来说,孩子8岁的时候,会收到祖辈赠送的手表,表由父母保管,直到20岁成年时交还给孩子。手表对于他来讲,自然而然也象征着成年和独立。
进入钟表行业
洛桑大学商科毕业后,青年比弗来到了有钟表世外桃源之称的汝山谷。他寄住在19世纪末期Louis Elysee Piguet制作大复杂机芯时住过的农家院里,并结识了Piguet的孙子、大名鼎鼎的机芯厂Frederic Piguet的掌门人Jacques Piguet。由 Jacques 牵线,认识了爱彼当时的CEO Georges Golay。
混入钟表圈“高端圈层”后,第一份工作就“顺风顺水”地进了爱彼(AP)。那是1973年,爱彼孤注一掷开发的不锈钢材质运动奢华表皇家橡树上市刚刚1年,前途未卜;整个瑞士制表业深陷在石英风暴的阴霾之中。很多传统钟表品牌或奄奄一息,或关门肄业。
身处这个岌岌可危的行业,年轻的比弗却是超脱的淡定。因为他很有信心,凝结300多年制表业精华的瑞士机械表一定会得以传承。用他自己的话讲,在爱彼的第一年“他其实什么都没干,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爱彼的钟表历史”。极大的钟表学习热情,使温暖、满是机油味的工坊成了他的乐园。一年后他正式出任爱彼欧洲区的销售经理。
为爱彼服务期间,他的第一笔大订单来自宝马公司的主要股东——Quandt家族预定的一枚包含万年历,单钮追针计时和三问的超级大复杂怀表。懂得欣赏高级制表工艺和传统的比弗当时就立志,等自己有钱了也要收藏一枚,于是几年前拍回了上图中这只同款怀表。
早在1967年,18岁的比弗已开始收藏红酒。当时他也拥有几块欧米茄的超霸和月球表。可直到进入爱彼后,因为有机会为遍及全球的VIP送大复杂怀表,他才真正开启钟表收藏之旅(下文中会有他选表和藏表的tips和部分超级藏品的介绍,大家可以耐心一点,因为先要讲讲他怎么在钟表业掘到第一桶金)。
2727, 可怕的ROI
1979年末,谋求更大自由度和决策权的比弗离开爱彼,加入欧米茄成为其产品经理,负责“奢华黄金部门”。欧米茄在石英危机中的日子也不好过,产品线中石英表的比重逐步增加成为主流。怀念传统机械制表工艺的比弗按耐不住,决定回归汝山谷投奔朋友Jacques Piguet。
另外一边,如今已是Swatch集团内钟表品牌顶梁柱的宝珀(Blancpain),当年的实力不能同日而语,石英危机开始不久就关张了。品牌所有权也出让给了欧米茄。欧米茄自顾不暇,根本没有能力复兴宝珀。于是比弗联合Jacques Piguet,一共花了2万2千瑞郎将宝珀品牌收入囊中。
一个是头脑灵活的营销大师,一个是实力出众的机芯研发大师。整个80年代,宝珀都在好努力的开发复杂机械表机芯,逆袭石英表。
1982年,宝珀复苏了“月相”。“1735年开始从未生产过石英表并且永远也不会”成为了至今仍流传在耳边的经典广告语。
1985年,推出了万年历腕表。
1988年,宝珀一口气推出了六款新表,包括了制作难度很高的全部复杂功能款:超薄,月相,万年历,追针,陀飞轮和三问。宝珀达到了历史上从未到过的高度。
宝珀1985年发布的万年历表,编号00,比弗先生藏品
1992年,用Swatch石英表击退了日本和美国的尼古拉斯·哈耶克(Nicolas Hayek)看到了机械表复兴的趋势,以6000万瑞郎的价格收购宝珀。比弗和Jacques Piguet取得了10年2727倍的收益,也是比弗先生在钟表圈实实在在赚到的第一桶金。
宝珀转让后的10年间,比弗先生作为Swatch集团的董事会成员,主要负责复兴欧米茄品牌。这个时期他的市场营销手段多样,通过在007电影中植入广告以及邀请明星代言(如舒马赫、辛迪·克劳馥等)来提升欧米茄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10年间,欧米茄的销售额几乎翻了三倍。
从1995年的007电影《黄金眼》开始,欧米茄正式成为王牌间谍的配表
宇舶Hublot 神话
眼看无望接替老哈耶克成为Swatch掌门人,2003年比弗先生告别宝珀CEO的身份,(由Marc Hayek接任),随即离开了Swatch集团。经过短暂的休整,2004年开始掌管宇舶这个年轻品牌。“传统和未来的融合”这一概念迎合了众多年轻消费者和新富裕阶层。
增大表径,开发新材料,体现了比弗先生“将手表视为首饰而非计时工具”的理念;“客户喜欢什么,我们赞助什么”,以及“限量版”饥饿营销,则直击客户的心智。
仅用了3年,宇舶的销售额就翻了5番,引起了LVMH集团的注意,2008年被其收购。在中国成为最重要的钟表市场后,宇舶不遗余力的广撒网,寻找各类社会热点事件和人物的合作。比如,成为“海天盛筵”的官方合作伙伴。
宇舶的代言,全宇宙人类史上跑的最快的100米、200米运动员,博尔特
买得起的奢侈品
在比弗先生眼里,包括钟表在内的奢侈品未来将分成两类。一类是买得起的奢侈品,用来提升形象而且价格不贵。另一类是不容易买得起的顶级奢侈品,独一无二或者量身定制。
未来中国将出现5亿中产阶级,印度有3亿,而拉丁美洲有2亿。这些人中绝大多数都需要买得起的奢侈品,而仅有不到1000万人会需要顶级奢侈品。
2014年出任LVMH钟表部总裁,并亲自担纲泰格豪雅(Tag Heuer)的CEO,比弗先生就在思考如何重新布局真力时Zenith,宇舶Hublot和泰格豪雅Tag Heuer的市场营销和相互位置。真力时面向传统,宇舶是新老结合,那么余下的泰格豪雅扛起的自然就是创新的旗帜。
要把泰格豪雅打造成买得起的奢侈品,就要迎合年轻人的需求,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比弗先生会作出于20多年前复兴宝珀、逆袭石英时完全相反的决定:大力开发智能表。Tag Heuer Connected智能腕表的开发引入了Intel和Google这样的科技巨头。当然,在机械表的开发上,泰格豪雅的做法也很惊人:10万块人民币的瑞士造陀飞轮,甚至引发了百达翡丽的不满。
比弗先生是经历过石英危机,在危机中收获颇丰的老司机。尽管目前中国的钟表销售差强人意,他却依旧看好中国经济和未来市场。过往四十几年中,似乎瑞士钟表的每一次变革和调整,都跟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次的“智能表冲击”,他能不能带头杀出重围呢?
福利:老司机怎么选表
比弗先生是知名的钟表收藏家,尤其以收藏古董百达翡丽著称。他的藏品中有80%是计时码表。比弗先生说,他选表考虑三件事:一是预算,二是品味,三是对于钟表发展是否有贡献。
比弗先生的部分藏表,只能用可怕来形容。
上图从左往右:1436,2499,1579P,530,1518,5106R,3670A,3448P。熟悉古董百达翡丽的朋友可以垂涎一下,稀有型号的稀有或唯一款,如果能任选一支拿走,你会选哪只?
只有登录之后才可以评论,请点击这里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