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中国经济须认真应付全球性周期波动难题
摩根士丹利最近发表了题为《中国经济表现一枝独秀》的研究报告。报告在分析了中国的出口、外国投资、内需等领域的业绩后指出,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打消了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疑虑。
报告说,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不景气,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7.5%—8%的增长率。今年,在全球经济同步进入衰退时,中国经济再一次表现出坚韧的抗跌能力。2000年中国的出口总值增长了28%。今年中国出口虽然面对全球贸易疲弱的压力,但今年头7个月仍取得了8%的增长幅度。与亚太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暴跌情况相比较,中国出口的增长数字仍然是十分出色的。今年头7个月,韩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出口均出现两位数的跌幅。
统计显示,中国的出口在7月份出现反弹,是因为中国出口产品组合有优势,即需求较稳定的消费性非耐用品所占的比重较高。这种结构增加了中国出口贸易的抗风险能力。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跨国企业的一个庞大生产基地。
报告认为,中国结构性转型并无放缓迹象。目前,中国的各项改革仍在继续进行,特别是国有企业重组、开放资本市场、重视股东价值的文化、社会保障及退休福利改革等领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即,跨国企业继续
报告说,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不景气,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7.5%—8%的增长率。今年,在全球经济同步进入衰退时,中国经济再一次表现出坚韧的抗跌能力。2000年中国的出口总值增长了28%。今年中国出口虽然面对全球贸易疲弱的压力,但今年头7个月仍取得了8%的增长幅度。与亚太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暴跌情况相比较,中国出口的增长数字仍然是十分出色的。今年头7个月,韩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出口均出现两位数的跌幅。
统计显示,中国的出口在7月份出现反弹,是因为中国出口产品组合有优势,即需求较稳定的消费性非耐用品所占的比重较高。这种结构增加了中国出口贸易的抗风险能力。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跨国企业的一个庞大生产基地。
报告认为,中国结构性转型并无放缓迹象。目前,中国的各项改革仍在继续进行,特别是国有企业重组、开放资本市场、重视股东价值的文化、社会保障及退休福利改革等领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即,跨国企业继续
只有登录之后才可以评论,请点击这里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