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电话:15919844174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频道>其他新闻>黑暗中的光芒:解读手表上的荧光涂层

黑暗中的光芒:解读手表上的荧光涂层

    原理

  物质发光现象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受热,产生热辐射而发光,另一类是物质受激发吸收能量而跃迁至激发态(非稳定态)再返回到基态的过程中,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手表上使用荧光涂层正是利用了第二类的原理,即荧光材料受激后发光。当然,除此之外诸如日常使用的荧光灯、电视机和计算机上的荧光屏等都是第二类发光原理。

    种类

    传统荧光涂层材料可分为自发光型和蓄光型两种。自发光型荧光剂多是靠自身携带的微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射线激发荧光剂发光。而储光型荧光剂则基本不含有放射性物质,但需要事先吸收并储备足够强度的外界光照,将自身电子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并储存起来。当周边环境黑暗时,自身再逐步缓慢释放吸收来的能量,此时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荧光剂开始发光。由于蓄光型自身不携带射线激发材料,所以余辉持久度暂时不如自发光型。

    早期几种常见的荧光涂层材料

  早期比较常见的荧光涂层是利用放射性的镭盐做激发剂,由于自身具有放射性,在使用上收到逐步限制,现在已经开始逐渐淘汰。目前激发材料一般为含有氚(3H或T)、钷(Pm)以及放射性硫酸镭(Ra)的荧光剂,而荧光剂多为硫化锌、硫化钙或硫化锶以及其他锌化亚硫酸盐。氚(3H或T)和钷(Pm)虽然依旧具有放射性,但对人体的潜在损害要小许多。

    氚(3H或T)是氢的同位素,原子核由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带有放射性,会发生β衰变,半衰期为12.43年。尽管氚(3H或T)也是制造热核武器的材料,但其β衰变中只会释放出高速移动的电子,不会穿透人体,只有大量接触并吸入氚(3H或T)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使用氚(3H或T)的荧光剂正是利用β衰变中释放出的高速电子来激发发光物质。另外,与氚(3H或T)相近的荧光放射性激发剂还有钷(Pm),半衰期为17.7 年。

    由于自身具有放射性,几年间国际上多次对氚(3H或T)等放射性成分在荧光剂中的应用做了严格的规定。根据ISO3157的规定,使用氚(3H或T)和钷(Pm)的活化荧光涂层材料的必须标注T或Pm,表示其放射性小于227MBq(7.5 m Ci)。此外,如飞行表或潜水表这类手表,表盘附着荧光涂层放射性较高时,必须标注临界剂量T<25,抑或T25、Pm 0.5等, 表示其放射性小于925MBq(25mCi)。对于多数表而言,荧光剂释放出的微量放射射线会被金属表壳以及矿石表镜吸收遮挡,但这些射线依然可以穿透传统的亚克力玻璃表镜。所以,早期的一些军用手表上会有显著的警告标识,如H3或带外圈的T来警告,当表镜破裂后请不要继续佩戴。此外,放射性硫酸镭(Ra)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一般只应用在航空仪表与深潜仪表上。

   

只有登录之后才可以评论,请点击这里进行登录

推荐会员

MORE

热门推荐产品

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Email:services@chinawatchnet.com

编辑: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Email:759991575@qq.com

客服热线: 0755-83246660/83266212

办公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振兴西路505栋2楼288   邮政编码:518028

钟表网二维码

微信交流群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