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1940年我们就有智能手表
1989
Casio BM-100WJ
BM-100WJ是一款带有天气预测功能的数字手表,其预测的基础便是当大气压上升时,天气变好;当大气压下降时,天气变坏。该产品有一个内置半导体气压计,每隔三小时测量一次气压,并通过条形图显示数据。当右侧的长条上升时,表示天气将转好,当它下降时,则表示天气将变坏。气压数据还能使佩戴者知道自己所处的大致海拔或水下深度。这些独特的创新功能使BM-100WJ广受市场青睐。卡西欧继续开发带不同功能的其它系列传感手表。
1994
Timex Data Link 150
天美时与微软合作推出使用DataLink系统的腕表,使手表可以通过微软视窗从计算机下载资料。天美时Data Link 150是首款支持电脑与手表间无线数据传输的资料库手表,可直接将PC中的日程安排和闹铃时间通过光学传感器传输到手表中。只需将手表对准PC显示器,PC中的特殊软件便可让屏幕以独特的形态闪烁,将数据传输到手表中。不过,该手表不能运行程序。
1998
Timex Beepwear
天美时推出了Beepwear寻呼机腕表,将腕表与寻呼机功能融为一体。
2000
IBM LINUX
2000年,IBM展示全球首款Linux手表计算机概念机,可以说已经实现了当今的“智能”,手表作为控制家电、计算机,成为身份辨识与数据遥控的个人装置不再是梦想。Linux手表原本针对服务器、个人计算机、手机进行互动与沟通而设计,使用者可透过触控屏幕、语音、指纹、手臂动作与滚轮操作,听读电子邮件、接收呼叫短信,同时由于配备红外线或蓝牙无线传输模块,所以可直接透过Linux手表对计算机、家电、手机等产品下命令。IBM当时希望未来Linux手表能有更高分辨率的屏幕,同时可实时查询天气、路况、股市等各种网络信息。
次年,IBM与西铁城合作推出了WatchPad 1.5原型产品,也搭载Linux系统,但采用74MHz ARM CPU。
只有登录之后才可以评论,请点击这里进行登录